《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第六章 - 提出请求,丰盈生命

O 原文:

    团体会议时,如果话题的发起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讨论就会漫无目的地拖延下去,却又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在印度,当某个话题的发起人获得了想要的回应,他们会说”bas”(发音同”巴斯”),意思是”谢谢你的回应,我很满意,我准备好谈论下一个话题”。尽管我们的语言中没有这样的词,但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培养和鼓励这样的意识。

    如果人们因为没答应我们的请求而受到责罚,他们就会将我们的”请求”视为”要求”。在听见要求时,一个人通常只能看到两种选择:屈服或者反抗。无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就很难友善地回应我们的请求。

    我们越是将对方的不应允诠释为拒绝,他人就越有可能将我们的”请求”视为”要求”。人们听见的要求越多,就越不喜欢与我们相处,我们的判断最终成了真。… 同时,我们选择”请求”而非”要求”,并不意味着在他人说”不”时,我们就只能放弃自己的诉求。选择请求意味着,我们首先同理他人为什么没有说”是”,而不是要说服他们必须答应我们。

    要表达真正的请求,我们还需要知道请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改变他人来寻求自己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一个适当的工具。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他人的改变和回应是出于自愿和善意。非暴力沟通的意图是,建立一种基于坦诚和同理心的关系。只有当他人相信我们讲彼此的关系放在首位并致力于满足彼此的需要时,人们才能够相信我们所提出的是真正的”请求”,而非伪装的”要求”。



    在沟通中对意图保持知觉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父母、教师、管理人员,还有那些在工作中以影响和改变他人为目标的人们。

    刚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时,或许会发现自己只是在机械地使用它的要素,却没有意识到它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有些时候,即使我们带着非暴力沟通的意图和关爱提出请求,有些人仍然会把它看成要求。特别当我们处于权力上强势的一方,而对方恰恰曾受过来自权威的威逼迫害。

   “现在我们两人之间的对话,正是我今天想和你们讨论的话题。我相信,人们如果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但又不对他人发号施令,人与人之间可以相处得更加愉快。我说出我的愿望,并不是要求你们非做不可,也不是如果你不做就要让你的日志难过。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让你信任这一点。” — 马歇尔.卢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