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岁出头,餐饮从业,作息颠倒,经常抽烟,指甲泛黄。在日常经营中,他勉强笑迎各色客人,只有夜深打烊后,才能喝点小酒舒缓一天压力。只因一个不经意的决定,通过3年时间,他彻底改写自己人生。

    看过电影《热辣滚烫》的读者一定以为,我在描写电影中贾玲的人物故事。不,我想分享3个读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联想到《热辣滚烫》的共同点——关于该如何重新审视和改变自己人生。

1、唯有深信这是自己的选择,才能不断产生行动的动力。

   电影中,贾玲身处这样的家庭环境:南方小镇上,父母经营着一家上屋下店的小卖部,虽非大富大贵,但供女儿吃喝生活不成问题。我最留意的一点是:他们对女儿的沟通模式基本是”你去做什么、你要做什么”之类。

   企图让他人外在行为发生改变是最低效的方式。叫你起床,躺平一动不动;叫你戒烟,烟头放可乐罐;叫你出门,半步不下二楼。我揣摩这背后的心里话:“这是你的期待,非我本意。哪怕这次我做了,下次绝不再做。”

   再多的苦口婆心,换不来行为的改变。

   最强烈的前后对比是:偏偏是雷佳音——不懂销售的健身教练,让宅家十年的贾玲办卡成功。很简单,贾玲相信雷佳音在暗恋她啊,哪怕这个信念并不真实。从事后看,很多的开始都只是误打误撞,但一旦相信就成为持续坚持的动力源。

   起初,我只是想了解村上春树如何成为跑者。在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过程中,却发现作家和跑者,都只源于他心底的相信。

   成为作家前,村上经营了近十年小餐馆。从初始欠下大额贷款,到逐步实现收支平衡。当谈到自己写小说的念头时,他记得十分清楚:30岁的那年,神宫棒球场上,他跟随着一只常年排名倒数的球队杀入决赛。比赛中,一记精彩的安打使他他脑海里瞬间闪出一个潜伏依旧的念头:“我可以写一本小说”。我也是出身一个对体育有着爱好氛围的家庭,这种竞技体育中的下克上情景是一种最为让人内心翻腾的。虽然他描写得轻飘飘的,但我相信他当时心里也是激动得热乎乎的。

   关于坚持多年的跑步选择,村上也谈到了一点:开始跑步是写作3年多之后,整体坐着烟不离手,各种身体的问题,选择跑步是最为简单的运动选择。也直到当他自己发现越来越爱上跑步的这项运动的时候,他认为校园强制跑步的要求扼杀很多学生爱上这项运动的可能性。